原创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长三2022澳门彩开奖结果历史角国资国企共建创新协同新格局
中新网杭州11月1日电(奚金燕)11月1日,以“创新协同长三角,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六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会上举行了长三角国资百企联盟创新子联盟成立仪式,发布了《长三角国资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倡议书》,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构建长三角国资国企合作发展“大格局”注入新动力。
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缘相近、水气相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牵引”下,沪苏浙皖立足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各扬所长协同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10月末,长三角三省一市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答卷”出炉,长三角三省一市前三季度的GDP总量创新高,达23.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率先探路、勇挑大梁。
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副局长尚鹏表示,国资央企将与长三角地区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集群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创新发展动能,共同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希望长三角国资国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重大命题,把立足产业导向谋篇布局放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位置,把发展战新产业放在国资国企改革的突出位置,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强跨区域协同和对外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董贵波表示,以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未来浙江国资国企和长三角国资国企协同发展主攻方向。浙江国资国企愿与长三角国资国企更高水平开展更全面更深入的协同合作,围绕强互补、锚定高质量、紧扣一体化,共同推动科技创新跨区域合作、产业升级跨区域联动、基础设施跨区域衔接,把企业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共拉长板提升国资国企发展整体效能。
近年来,长三角国资国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攻坚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布局、突破转型升级、迭代管理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打造国有企业创新策源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
如,浙江省能源集团牵头共建的白马湖实验室充分发挥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校企共建优势,领办实施了无人智能清舱装备等近40项国家级、浙江省级重大研发项目,为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源。
上海交易集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积极发挥上海要素资源市场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延伸交易链、服务链,为企业提供国有产权等综合交易服务,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集成服务,服务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科技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会上发布了《长三角国资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倡议书》,倡议突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促进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资源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合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协同创新生态。
现场还举行了长三角国资百企联盟创新子联盟成立仪式。据悉,这是长三角国资百企联盟下设的第一个专业子联盟,在三省一市国资委大力支持下,由浙江省能源集团等4家企业牵头组建。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行业的20家国企成为首批成员单位。
该联盟成立以后将促进长三角国企之间,国企与高校院所的深度融合、创新协同,高效利用长三角区域内的优质资本、关键资源、先进技术、拔尖人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建立创新型企业“朋友圈”,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
中缅“胞波”情谊深厚,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最希望缅甸尽快实现稳定,与缅甸一道合作共谋发展的态度永远不会变。这既体现在国家层面,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真诚态度,因为“共同安全”在中国社会内部有广泛而坚定的共识。但我们实现它的方式决不是以强力去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改造别国,这样的事情中国过去和现在没有做过,将来同样不会这么做。我们的选择是以老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尽可能消除民生痛点,打击缅北诈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18。推动内陆口岸经济创新发展。支持乌鲁木齐药品进口口岸建设,提升口岸运营水平。支持开展国际航线航班保税航油加注业务。研究开展国际邮件和跨境电商商品搭乘中欧班列(乌鲁木齐)出口等业务。积极引进国际物流企业,完善流通加工、包装、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物流服务,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持探索口岸联动发展,加快“单一窗口”优化升级,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与发展。依托现有机构构建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体系。开展口岸综合绩效评估,清理规范口岸收费。完善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推动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为积极响应中国银行业协会《关于调整银行部分服务价格 提升服务质效的倡议书》,六大银行决定在继续执行现有优惠减免政策的基础上,自2023年10月31日起,进一步推出惠企利民措施,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效,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具体包括: